中國未來將淪為貿易赤字國 真實還是危言聳聽
就中國增長的動力來說,由于全球危機之后外部需求持續疲軟,出口將不會快速提振,而且隨著投入成本上升,中國經濟規模擴大,獲得全球市場份額日漸緩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近一份工作論文顯示,中國目前實施的金融管制,造成了資本從家庭、中小企業到大型企業、銀行的隱性轉移,這部分大致相當于每年GDP的4%,從而支持當前的投資水平。更為嚴重的是,這種資源轉移抑制了家庭收入和消費,降低了資本配置效率,而這兩者限制了中國中期的增長潛力。考慮到未來老齡化問題,中國需要做的事真的有點難。
社會不均是中國投資導向增長模式不可避免的副產品。資本存量被大量用于滿足出口需要,從而支持了制造業增長;工資因巨大的人口紅利而較低;東部沿海地區因地理位置原因,得益于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而率先發展。但不平衡的增長模式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基于技能、部門以及規模和企業所在地的收入差距。此外,諸如教育、融資能力、財政支出、社會保障及缺乏改革都造成了各省之間和家庭之間的不均。過去十年,超額流動性加劇了這一問題。當投資變得相當低效且更依賴于信貸增長時,資產價格開始攀升,透支了人們的支付能力。此外,資產價格通脹進一步分化了富人和窮人,增加了社會壓力,并且牽扯了政策。
中國將經歷戲劇性的人口變化,到2030年其老年受供養人口比率將比現在翻番,達到24%,此后還會更高。這迫使中國不能再依靠巨大的人口紅利和儲蓄,必須找到新增長模式。提升效率和創新成為必須,而這可通過金融改革進而改善資本分配來實現。這表明有必要小心調整當前通過未來現金流來擴張養老體系的做法,因為過度慷慨支出可能危害其長期增長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