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產能增長沒空間
在昨天結束的鋼鐵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指出,中國鋼鐵業在未來5年內,市場增長尚有空間,但產能增長沒空間。
李新創同時也是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院長。他說,業內幾乎都已認可,中國鋼鐵業的現有產能已經超過年產9億噸的水平,足以滿足當前和今后多年的市場需求。去年中國國內鋼材消費加上出口不足7億噸。
產能與消費之間的“落差”是十分明顯的。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產能超前于市場消費的“過度透支”,已經帶來惡果。中國鋼廠普遍存在過分強烈的產能釋放沖動,供給調節“神經”逐漸麻木。而市場需求相對于“超前的供給”,永遠顯得不足。鋼鐵業產能過剩格局正在固化。
今年4月上旬國內粗鋼日產量創出日產203萬噸的歷史新高水平,而其背后的現實是,今年首季中國鋼鐵業陷入近10年少見的全行業虧損狀態,1至3月份的總虧損額超過10億元。在最近的3年內,鋼鐵業的銷售利潤率始終在3%以下的低位徘徊。
李新創發問:“這樣的高產、低效甚至虧損的境地,怎么辦?還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值得業內深思”。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年初曾提出控產目標,但目前來看這個目標根本無法達成。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鋼產量太大了,鋼廠又分散,利益訴求又不一致,要控制產量,絕不是簡單的號召就能發揮作用的。”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鋼鐵業已進入全面產能過剩的階段。他說,2010年以前,中國鋼鐵業的產能過剩,尚是結構性和階段性的。而從現在開始,鋼鐵業將進入全面過剩,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幾乎都已供大于求,而且鋼消費量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不大。產能過剩將作為影響國內鋼市運行的主要矛盾,長期存在。
中鋼協負責人也認同中國鋼鐵業的產能增長在今后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已“沒有空間”,未來主要任務將是結構調整,“真正關注行業的質量效益,關注生產與服務的協調發展,在技術上要從過去注重消化吸收快速轉變到原始創新發展上來”。
在中國鋼鐵業“高產、低效”的深刻困境中,有一個長期以來為人詬病的致命傷,那就是以高價鐵礦石為代表的“高成本體質”。李新創說,鐵礦石問題長期困擾著中國鋼鐵業的健康發展。從2003年至今,中國鋼鐵業因為礦價上漲總共多支出的金額高達3000億美元;從2001年至去年,進口礦價總共上漲了9.4倍。
李新創說,既要積極穩妥地擴大海外權益礦的比重,又要大力支持國內礦的開發,同時還要建立公平有序的鐵礦石交易平臺和交易機制。中國已建立起最新的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并成功吸收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這全球三大礦商成為發起會員。這被認為是中國業界順應國際鐵礦石市場發展的有力舉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