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入門檻惹壟斷爭議 中小葡萄酒企業遭劫

酒窖
近期,國家工信部公布了《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對葡萄酒企業生產資格進行限定,引發業界爭論。這個年生產能力不得低于1000千升的新建葡萄酒生產企業門檻,被指有國家干預導致壟斷之嫌。
該條件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主要對葡萄酒企業的規模和生產力方面進行了限制。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企業(項目)規模要求如下:以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生產葡萄酒產品(不包括葡萄酒原酒的新建企業項目),其年生產能力應不低于1000千升。新建葡萄酒原酒生產企業(項目),其年生產能力應不低于3000千升。以購入葡萄酒原酒(包括進口葡萄酒原酒)為原料生產葡萄酒產品的新建和改擴建企業(項目),其年生產能力應不低于2000千升。
7月9日,煙臺白洋河釀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濤說:“也許今后,我國可以參照葡萄酒行業規范比較成熟的國家,針對中小型葡萄酒企業再出臺相關的條文。”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劉云生接受采訪時表示,條件的準入門檻太高,從企業(項目)規模,布局的規定,都將小廠家掃地在外,長此下去只有國有葡萄酒廠商和擁有大資本葡萄酒生產商才能生存下去,這樣只會造成強中更強,不利于市場競爭。
對于新條件限制中小企業的說法,7月9日,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有關人士說:“條件的出臺可能會對中小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初衷是為了對葡萄酒市場加以引導,使葡萄酒行業有序發展。葡萄酒市場現狀不健康,不能完全任由市場調控。該政策對葡萄酒生產,原酒和銷售三類企業進行規范,并不是保護大企業、大資本,對中小企業也不是有意限制。”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早在2006年,葡萄酒國家標準就規定了葡萄酒產品的定義、分類、要求、分析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其中第三章對葡萄酒下了定義。但是,由于標準中只有第三章和第五章為強制性條款,其它為推薦性條款,此類產品仍處于無法監督的狀態。而這次《條件》則側重于對葡萄酒生產企業的規模,原料保障,生產力,技術等方面進行要求。和中國從生產準入來做限制相比,法國則有一套嚴格完善的葡萄酒分級體制,通過法律確定葡萄酒品質標準來規范市場。而我國葡萄酒行業尚處于發展階段,官方對葡萄酒質量分級只有合格與不合格之分。
對于葡萄酒市場的規范,劉云生說,“國家應該通過法制化引導市場化,而不是市場準入導致壟斷。國家干預更多應該關注葡萄酒的衛生標準和質量,而不是通過限制規模來造成壟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