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旺季遭遇寒流 前四月近五分之一虧損
今年紡織企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受內外需求下滑影響,紡織企業效益大幅降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5月31日發布的2012年1~4月份紡織行業運行情況顯示,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近五分之一是虧損的,虧損額度的增長達到120%。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在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增,訂單不足的情況下,紡織行業的傳統旺季卻遭遇了“寒流”。大部分企業都不敢滿負荷開工,能夠持平的已經算是幸運。
成本重負
紡織企業的主要原材料棉花便是推動其出口遇阻的一大“攔路虎”。
2011年以來,我國棉花價格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過山車”行情。去年一季度,棉花價格飛漲,最高達到3.4萬元/噸。但是到今年,棉價應聲而下。截至5月25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收于18853元/噸,創下自2011年3月以來的新低。但同時,國際棉花價格也在繼續下跌,由于尚未和國際棉價接軌,國內外棉價差距仍然不斷擴大,在紡織品出口中占據重要比重的棉紡織品,出口數量大幅下挫。
如果企業的出口市場主要為深受歐債危機影響的歐盟,情況或許更遭。江蘇新昌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姚文樸就對記者說,出口歐盟的比例占到公司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公司僅歐盟這塊的出口量就下滑了5%~7%,訂單量也大大減少。
南通一家出口型服裝公司對前瞻網記者表示,歐債危機的持續對公司影響非常大,原材料成本又沒有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優勢。公司生產所需的有機棉,不得不改從印度進口,每噸最多可節省2000多元。
人工成本也是紡織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常熟市眾望經緯編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健平說,僅勞動力這塊,公司成本就增加了15%左右。姚文樸稱,公司以往多在江蘇省內招工,但考慮到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現在也改從安徽、江西等地招工。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