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缺失 防輻射服生產企業遭質疑
近日,因央視一則針對反輻射副輻射強度反而變大的報道,將國內防輻射服生產企業推到了風口浪尖,而關于防輻射服生產行業的國家標準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根據央視報道,通過對被宣傳可防輻射99.9%的防輻射服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在有一個輻射源情況下防輻射服能夠阻隔90%的輻射,但有多個輻射源的情況下,防輻射服內的輻射強度反而變大,也就是說,防輻射服成了一個收集器,不但沒有起到保護作用,反而會讓防輻射服內的輻射強度變大。
多家生產企業均對此持有保留意見,而有近40家生產企業則于昨日召開了一天的閉門會議,并表示將針對央視的報道盡快做出集體回應。
其中一家參與會議的生產企業負責人昨日在電話里直言,對于央視的說法頗為不服。“‘在有多個輻射源的情況下,防輻射服內的輻射強度反而變大’這個說法我不能理解。”他說。
對此,全國電磁屏蔽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顧問黎國棟昨日也表示,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人體受到的來自不同方向的輻射即使疊加在一起,受到的輻射總量應該是不變的。
而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吳錦海教授表示,防輻射服的作用主要是防電磁輻射,目前電視、電腦、手機等設備的輻射劑量均在可接受范圍內,日常的環境輻射并不會對人體構成危害。
然而,這種蝴蝶效應卻已向銷售終端蔓延。昨日走訪了幾家大型商場內的防輻射服專柜,其中一家品牌專柜的營業員表示,這幾天消費者都是問得多買得少,一天甚至賣不掉一件。
而在幾家知名孕婦裝品牌的網上直銷店內,這幾天的銷售量有一定程度的遞減。某品牌主打的熱銷銀纖維防輻射服最近一個月銷量近1400件,然而,這兩天該款產品每天僅有個位數的銷量。賣家坦言,多數買家都在持觀望態度,這幾天防輻射服的日銷售量起碼會下降一半。
業內專家坦言,防輻射服生產行業標準的缺失可能是導致行業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09年12月我國出臺過《微波屏蔽防護服》的推薦性標準,但沒有針對整個防輻射產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市面上的防輻射產品的標準大多由生產企業自己制定,且每個企業制定的標準都不一樣。
由于防輻射產品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既不屬于醫療器械,也不屬于工業產品;防輻射服的生產、銷售等環節,都還處于無人監管的空白狀態。然而,新興產業,并不是失管的理由。事關民眾身體健康的大事,監管部門顯然是失職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