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以生態建設創造循環經濟
綠色長廊森林環繞
綠化,既可改善生態,又能發展經濟,一舉兩得,利國利民。近年來,隨著鹽堿地改良等方面的技術突破,整建制進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東營和濱州兩市的大量鹽堿地得到利用,為植樹造林開拓了廣闊空間。
在濱州市沾化縣思源湖生態林場,場長魏知寅告訴記者,過去這里是鹽堿地,樹木很難生長。現在我們改造了鹽堿,把樹種起來,這一片規劃造林4.5萬畝,全部完成后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700噸,還釋放大量氧氣,改良土壤,減輕了干熱風及風沙危害,經濟社會效益都很可觀。
綠茵連天,林下經濟也隨之發展起來。東營市河口區六合街道蘆山村村民冉祥平,把鹽堿地改造成上面是臺田、下面是養殖水面的格局。臺田上植樹造林,林子里放養了幾千只蘆花雞和七彩山雞,水里養大閘蟹。今年他計劃擴大規模,放養7000只雞、50畝黃河口大閘蟹,希望年收入能達到15萬元左右。
據前瞻網了解,近3年來,黃三角地區通過大規模的“三網”(林網、水網、路網)綠化工程,目前已植樹過億株,新增綠化面積87萬畝;百萬畝濕地修復工程已完成20萬畝,黃三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增加1.1萬公頃,陽信鴨梨、無棣小棗成為當地的綠色支柱產業。當年“電線桿子比樹多”的黃河入海口,如今已林茂鳥鳴,滿目綠茵。
走出黃河三角洲,進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植樹造林同樣形成了一個大趨勢。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青島市“十二五”期間,規劃新造林50萬畝,植樹6500萬株。“十二五”期間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40%以上,森林蓄積達到1082萬立方米,森林碳儲量達到1980萬噸以上。煙臺市近3年來,已造林70萬畝,目前全市林地達到800多萬畝,全市建立各級、各類林業自然保護區20處,90%以上的野生動植物物種、70%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威海市近年來平均每年義務植樹900多萬株,目前全市林地面積達3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0%,林業產業總值30.2億,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廖子璇:2025年全球康復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規模持續攀升【組圖】
全球康復器械行業的發展歷程是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深...[詳細]
- 劉帥:2025年蘭州市產業結構全景圖譜
- 蔣金成:2025年云南省水力發電行業發展:中國第二水電資源大省,行業發展優勢明顯
- 溫楊洋: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OLED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